马鞍山历史沿革?

马鞍山 更新于:2025-07-02 19:35
  • 用户4128404569570

    马鞍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,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。以下是马鞍山市的历史沿革概览:
    1. "古代时期": - 远古时期,马鞍山地区已有先民活动。 - 春秋战国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于吴国。 -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马鞍山地区属会稽郡。 - 汉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丹阳郡。
    2. "三国时期": - 三国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吴国。 - 魏吴交战期间,马鞍山地区为军事要地。
    3. "晋朝至南北朝": - 晋朝至南北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扬州。
    4. "隋唐时期": - 隋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丹阳郡。 - 唐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宣州。
    5. "五代十国": - 五代十国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南唐。
    6. "宋朝至元朝": - 宋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宣州。 - 元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宁国路。
    7. "明朝至清朝": - 明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宁国府。 - 清朝时期,马鞍山地区属宁国府。
    8. "民国时期": -

    举报
  • 莫洛俄布

   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,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,素有“金陵屏障、建康锁钥”之称。众所周知,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,“碧水东流至此回”,江南变为江东。马鞍山由此得名为“江东第一城”。

    马鞍山市其实是1956年才建市的,但从它的本身来说其实并没有多么悠久的历史。因境内有马鞍山,以山为名。1954年始设马鞍山镇,属当涂县。1955年成立马鞍山矿区,属芜湖专区。1956年由当涂县的马鞍山矿区和采石镇才设立马鞍山市,由省直辖。1983年6月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。所以我们后文所说的马鞍山市其实主要还是包括马鞍山市、和县、当涂县的历史。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,历代名人荟萃。

   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、汤山猿人、繁昌人字洞三处。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,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。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,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。

    马鞍山市历史悠久,市名来源于历史。2200多年前,项羽率8000精兵从采石渡江北上征战秦兵,创立霸业,后被刘邦挫败,南逃至乌江,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,遂拔剑自刎。其先行渡江至东岸的乌骓马见主人身亡,即返身跃江,鞍鞯落地,留在江东。所以现在相传,如今的马鞍山即为项羽马鞍幻化。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,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代《太平府志·舆地志》: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。旧有神祠,赤乌二年所建。   

    公元222年,三国孙权筑城姑孰。347年,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(今采石一带)。虽然,这“城”与现代的“市”内涵有别,但是,其军事地位、政治地位显赫,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(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),别处无可比拟。由此,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。

    马鞍山在西周为吴国境地,春秋战国为越、楚两国地。秦朝置丹阳县,其地属之。东晋咸和四年,因战乱等原因,侨置当涂于今南陵一带。永和元年,侨置豫州于牛渚(今采石)。南朝梁天监元年,置南丹阳郡,治采石。隋朝开皇九年,当涂县徙治姑孰城,为姑孰城治之始,至今不变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设太平州,辖当涂、芜湖、繁昌三县,治姑孰城。元朝改太平州为太平路。至正十五年,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,并沿至明清两代。民国时期,当涂县直属安徽省。

    1954年2月,设马鞍山镇,属当涂县。1955年8月,设马鞍山矿区,隶属芜湖专区。1956年10月12日,以马鞍山矿区、采石镇等区域设立马鞍山市,为省辖市。1963年设马鞍山市郊区,1969年2月设马鞍山区,1975年9月,分拆马鞍山区为四新、花山、雨山、向山4区;1979年10月,撤销马鞍山市郊区,四新区改名金家庄区;1983年7月,原属宣城地区的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;2001年7月,撤销向山区;2011年8月,原属地级巢湖市的含山县、和县划归马鞍山市;2012年9月,撤销金家庄区,并入花山区;析当涂县博望、新市、丹阳3镇设立博望区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