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省级活动在马鞍山启动,背后有何深意?

马鞍山 更新于:2025-04-29 12:54
  • 爱穿帆布鞋的女人

    四月的马鞍山春潮涌动,法治的春风吹拂着江淮大地。

    4月25日下午,2025年“共筑山清水秀网络空间•法润江淮”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马鞍山举行。

    活动汇聚了网信、司法等多元力量,既有全省网络法治建设成果的精彩呈现,也有马鞍山在网络法治领域创新发展的生动展示。

    今年已是安徽省连续开展“共筑山清水秀网络空间·法润江淮”法治宣传系列活动的第6年。

    自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以来,马鞍山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创新举措、持续深耕网络空间法治化新实践,将法治基因注入网络空间,奋力打造数字时代的法治高地。

    在网络法治建设的征程中,马鞍山有哪些创新举措?未来又将如何持续发力,构建更加“山清水秀”的网络空间?

    法润江淮 再启新程

    守护网络空间的“山清水秀”,让网络空间更加“风清气正”,就是对社会负责、对人民负责。4月25日下午的这场活动,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
    活动中——

    网信普法“小剧场”系列短视频展播巧妙地将网络法治知识融入其中,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向广大网民普及法律常识、传播法治观念,为即将开启的网络法治之旅营造了浓厚氛围;

    线下组织宣传小分队,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用情景剧开展普法宣传,线上推出“小警袁报到”进行反诈、电子烟危害、网络赌博防范等多元主题网络普法;

    “用身边人说身边事”,当涂县“响当当法治故事会”以真实案例为脚本,通过音频、视频、直播等形式,让法律知识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;

    打造律师说法、以案释法、现场普法三大板块,“法润和州”栏目将法律知识融入柴米油盐,让群众在“刷手机”时轻松学法;

    ……

   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,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,将马鞍山网络法治建设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  除此之外,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及媒体记者还深入马鞍山县区园区开展“e法润江淮”主题采访活动,深入探访马鞍山构建多元网络普法经验做法。

    “共筑山清水秀网络空间·法润江淮”法治宣传启动仪式 史芳俊摄

    作为该品牌活动的第六次出发,这场活动不仅是“宣言书”,更是“行军图”——未来,马鞍山还将以“e法润江淮”主题采访、线上普法挑战赛、基层普法巡演等形式,构建“线上线下融合、部门社会协同”的普法生态,让法治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“金钥匙”。

    多元普法 遍地开花

    构建网络法治生态,需要多元参与、协同共治,马鞍山一直在系统施策、久久为功。

    设置以案释法、AI互动、法律法规查询等多个应用互动板块,马鞍山市网络普法e站用科技赋能法治教育,打造互联网从业者“身边的法治课堂”;

    以“爱因‘未’有你,法相伴成长”为核心理念,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通过“互动+生动”“体验+趣味”的形式,推动法治理念浸润童心;

   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成立了“红色物业联盟”“红色网格联盟”“红色教育联盟”等多个基层治理共同体,雨山区孙底社区将法治基因融入社会治理。

    ……

    这些场景只是马鞍山网络法治建设成果的缩影。近年来,马鞍山积极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,因地制宜走出了多条特色化、接地气的“新路子”,让网络普法不断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    着力打造“1+6+N”网络素养教育基地,挂牌成立“马鞍山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”,创新“基地+课堂”实训模式,为全市各级各部门、互联网从业人员和全体网民提供综合型网络普法教育。

    将网络法治教育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内容,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必备素养。

    推动6个县区和公安、教育等N个重点领域分别建设各有侧重的网络普法空间,通过展板、图书、多媒体设备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互联网法律法规,形成点面结合、内容丰富的网络法治宣传空间集群。

    开通运行“马鞍山市网络普法公交专线”2条,纵横覆盖全市学校、居民区等47个站点,月普及人数约15000人次。

    瞄准市政务服务中心人员密集优势,在周边建成“网络普法e角”主题公园,设置宣传栏、标牌17处,打造“民法典中的网络安全”等互动板块,推动与民法典游园有机融合,营造了浓厚的网络法治宣传氛围。

    如今,在马鞍山,网络普法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说教,而是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为提升市民网络素养、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力量。

    长效机制 护航未来

  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在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,也为网络法治建设提供了丰沃的实践土壤。

    站在新的起点上,马鞍山将持续广泛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,注重发挥网络优势,将“普网络法”和“用网络普法”有机结合起来,着力为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  强化制度保障

    编制涉网管理部门网络治理权责清单,明确互联网监管重点领域148个权责事项,推动12家涉网管理部门照单办事、依规履责,构建协同联动的网络法治工作格局;

    将网络法治宣传纳入普法责任清单,要求各部门结合职能开展线上普法,形成“一月一主题”常态化普法模式;

    建立市级网络综合执法协调工作机制,依法开展网络内容、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;

    健全属地网站平台巡查长效机制,提升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现、定位、取证能力,实现实时监测、精准预警、高效打击。

    创新普法形式

    建设青少年“模拟法庭”,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全市各学校“开学第一课”,引导青少年依法用网、文明用网;

    开设“马小普线上说法”专栏,常态化宣传阐释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,公布网络生态治理成果和典型案例。“马上办”“小婷帮你忙”等专栏,在日常为网民答疑解惑中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;

    开辟“清朗马鞍山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,每月集中发布本地和国内网络谣言,增强网民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;

    持续开展网络普法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军营、进网站。

    建强普法队伍

    综合运用“网信宣讲团+自媒体联盟+e网同心论坛”三大载体,组建由网信、公安、教育、数据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员构成的“网信普法”专题宣讲团,走进农村、社区、学校等重点领域开展互联网领域宣讲;

    创建“法润诗城·普法先锋”主品牌,组建红色普法队伍,依托宪法宣传周、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,通过“普法集市”“法治副校长进校园”等活动,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普法;

    依托发挥“清朗马鞍山”自媒体联盟网络社会组织作用,常态化举办“e网同心”系列论坛,对本地自媒体开展网信宣讲,倡导加强网上正能量宣传,维护网络传播秩序。

    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少年巡回法庭 资料图

    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
    在互联网星辰大海般的征途中,马鞍山网络法治建设行稳致远,驶向未来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