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误区,马鞍山早已融入南京都市圈,经济拉动非区划调整

马鞍山 更新于:2025-09-16 03:36
  • 丹姐姐姐
    大家都被误导了,加入都市圈是拉动经济,也不是区划调整,马鞍山多年前就是南京都市圈了,行政管理现还是属于安徽!上进奶酪

    国务院文件刚下达就让安庆网友炸锅,桐城这个“最能打县级市”被写进合肥都市圈试点名单,地图一摊发现它成了合肥版图的西南尖刀,这下安庆相当于再少一块优质腹地,而合肥多一张拓圈王牌。 先看桐城本身,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,铜基新材料、汽车零部件都排在安徽前列,文都基因外加制造肌肉,让它成为很多省辖市都想收编的优质资产,现在直接对接省会,意味着项目审批、人流资金、地铁公交线路都会跟着重排,新站选在桐城高铁南站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,县城干部笑出了声,安庆主城区则只能自嘲“肉疼但没法对喷”。 问题来了,合肥真能用这一刀把圈子做大吗,过去十年它靠科大硅谷概念和全员半导体、京东方、新能源车三板斧把 GDP 拉到 1.2 万亿,却始终被吐槽“自己很靓但带不动兄弟”,中商联数据显示,合肥对周边县域工业的配套订单占比不到 15%,比南京、长沙低一截,这就像主力输出捧着 MVP 却忘了团队助攻,桐城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,关键看产业链有没有从研究院延伸到县里的车间,而不是只在高新区写 PPT。 合肥的好消息是,桐城离江浙资本只有两小时高铁,上接省会资金,下连长三角市场,再叠加“凤阳—蚌埠—桐城”玻纤材料走廊的规划,假如成型,桐城或许能把本地铜材升级到终端零部件,替江淮、蔚来做配套,利润就不再被沿海拉走,只要形成这种良性循环,桐城进圈不是“被割”,而是跳上更快的车。 合肥想进超一流都市圈,靠拉人头显然不够,还得让外圈城市尝到可量化的好处,接下来两个信号值得盯紧,一是桐城新签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订单去向,二是合肥能否开放科研平台的股权,让县市企业拿得起股权、留得住人才,如果这两条都走通,安庆那句“割肉”就会慢慢变成“共享收益”,要不然,圈子越画越大,粉丝却没几个愿意点赞回怼。

    imgarr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